科技专家 |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大教授 —— 高文

作者:冉盛网 时间:2018-10-16 16:23:45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高文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55岁当选)。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数字媒体研究所所长、系统芯片研究所所长。2013年3月,任第七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2013年当选美国计算机学会会士(ACM Fellow)。现任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主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会成员。兼任中国网通集团宽带业务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名誉院长。
 

    人物经历:

高文教授曾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机器人研究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做过访问科学家。他1992年入选进入国家863智能计算机主题专家组,担任智能计算机接口领域的责任专家,1996年至2000年任专家组组长(首席专家)。

1998年至1999年曾担任中科院计算所所长,2000年至2004年担任中科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其间2000年至2003年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高文教授还兼任计算机学报主编、IEEE T-CSVT副主编、IEEE T-MM副主编、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

他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是ISO/IEC/JTC1/SC29/MPEG国际标准化委员会中国代表团团长、IEEE视频信号处理和通信技术委员会(VSPC)委员、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VS)工作组组长。他同时还是美国UMKC大学名誉教授,美国ICSI外部Fellow,以及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

2013年,任第七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2013年,当选美国计算机学会会士(ACM Fellow)。

 

    研究领域: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应用和多媒体技术,侧重于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与图象处理、多媒体数据压缩、多模式接口以及虚拟现实等的研究。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视频编码与分析、手语识别与合成、人脸识别、数字图书馆等。在面向对象视频编码、可伸缩视频编码、人脸与手语模式识别、AVS视频编解码国家标准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主要成就:

主持973(首席)、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等国家级项目二十余项。已出版著作6部,在ACM Computing Surveys、IEEE T-PAMI、IEEE T-IP、IEEE T-CSVT等本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含指导学生论文)两百余篇。他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次(2006)、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次(2000、2002、2003、2005、2012)、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次(2015)。2008年底他因在视频编码方面的技术贡献,当选IEEE Fellow;2010年因“音视频编解码理论、标准及应用的突出成就”被授予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2013年底因“对视频技术的贡献,及对计算在中国发展的领导力”而当选ACM Fe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