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新型离子阱质谱仪2秒识别27种药物

作者: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时间:2019-03-18 13:43:39

  目前,执法机构迫切需要药物场所的快速识别技术和仪器设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与云南警察学院公安部药物分析与禁毒技术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同研制热学分析丙酮辅助光电离微离子阱质谱仪,实现了毒药物的复杂性中快速鉴定基质中可疑的药物物质,相关结果发表《分析化学》杂志论文中。

  离子阱质谱仪使用丙酮作为添加剂,以提高仪器对药物检测的灵敏度和现场定量的准确性。丙酮分子首先在紫外线作用下电离产生丙酮试剂离子,然后通过质子转移反应实现药物分子的电离。该过程实现了药物样品的软电离,大大提高了电离效率,从而提高了仪器对药物检测的灵敏度。


  在禁毒过程中,执法人员经常会遇到一些植物药和疑似含药饮料。这些样品的组成复杂,并且通常难以准确地鉴定药物组分。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在质谱仪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温度分辨热分析注射方法,通过程序温度控制,确保每种药物成分在其最佳温度下进行分析检测,成功实现复杂基质中的药物成分,有效的检测。


  该仪器可检测覆盖传统药物的药物范围——新型合成药物——新型精神活性物质和致幻剂等27种药物,所有药物的检出限均为纳克级,且单个样品分析时间小于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