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研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冉盛网 时间:2019-12-06 09:22:47

  摘 要:实验教学是整个高等教育创新体系的重要重组成部分,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实践、科研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科研仪器设备是创新实验教学的重要载体,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等院校应该加强科研仪器设备在创新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从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科研模式教学、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科研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与维修等方面分析了加强科研仪器设备应用的措施.

  关键词:科研仪器设备;创新实验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6)23-65-2

  0 引言

  在大学实验教学中更加注重的是创新性研究,而科研设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实现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具体结合,从而提高大学实验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各大高校引进大型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研究,各大高校要想充分发挥科研仪器设备的优势作用,就需要从科研设备的共享、科研模式的创新、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科研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强科研仪器设备在创新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掌握高科技设备在实验中的应用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完善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

  在传统的大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的掌握,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创新性实验教学成为各大高校的重点教学任务.科研仪器设备则是开展创新实验教学的重要硬件基础,需要各大高校完善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避免科研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问题,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创新实验体系不断提高教学层次,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高校实验教学需要更加精密的配套测试仪器和实验平台.由于科研仪器设备极为昂贵和稀缺,因此需要各大高校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科研仪器设备在创新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从而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研究性人才.

 

国外大型科研仪器设备:02实验用仪器设备

  2.以科研模式进行创新实验

  高校进行创新实验教学,就需要更新教学模式,通过科研模式,充分利用科研仪器设备,推动创新实验教学的发展.在创新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教学与科研、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创新实验提供良好的施展平台.在实验教学改革中,要利用科学研究的思想,进行统一的规划,并逐步实施,针对科研仪器设备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分工,保障创新实验教学的有序进行.学生要充分了解整个科研实验过程,掌握相应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常用科研仪器设备的特征,对此需要教师进行科研方法与科研手段的传授教育.学生需要在了解高、精、尖科研设备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实验,将科研的思维融入到创新实验的选题、策划、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从而实现科研仪器设备在穿心实验教学中的充分应用.

 

  3.实现实验室的开放化管理

  科研仪器设备是各项教学、科研活动的科技支撑,而高校实验室是创新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集中放置了大量的科研仪器设备与贵重精密仪器.在高校创新实验教学活动中,建设开放化的实验室成为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室的开放化管理,有利于加强科研仪器设备的应用效率.实验室的开放化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在内容方面要实现实验室基本教学活动的开放以及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开放;在对象方面要实现对全校教师以及学生的开放性服务;在方式方面要实现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开放.实验室的开放化管理不仅能够充分发挥科研仪器设备的应用效能,还能够实现教学活动的因材施教,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课题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此外,开放化管理对实验指导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拓宽知识层面,并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因此,开放化的实验室管理,有利于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从而为创新实验教学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础.

 

  4.加强科研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为保障创新实验教学效果,科研仪器设备的选择和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各大高校必须谨慎对待科研仪器设备的采购工作.首先,采购人员必须根据创新实验教学要求和目标,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明确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型号等,从运行可靠性、检修便利性、发展水平以及论文范文估量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保障采购目标符合实验教学的创新性要求.其次,在收到仪器设备后,要进行全面的验收工作,要求设备维修管理部门以及实验技术研究人员共同进行质量把关,进行相关的试用实验,根据相关仪器的试用状态,进行质量判断,从而确保科研仪器设备的可应用性.此外,科研仪器设备需要实验室专门人员进行管理,通过保养、检修、调试等工作,保障创新实验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的仪器设备,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制定不同的规章制度,从而对仪器设备的性能、特点进行针对性管理和科学化应用.同时,要认真记录每一台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情况,对这些资料进行归档整理,从而为这些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和调整提供可靠依据.如果发现科研设备出现落后、老化问题,就要及时进行报废处理,从而保障创新实验的与时俱进.

 

  5.加强保养与维修袁保障教学科研工作

  为保障创新实验的有效进行,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科研仪器设备容易出现蒙尘情况,需要对其进行定期处理,以避免发生短路故障,影响实验的进行.此外,在阴雨天气,仪器设备也容易受潮,需要定时开机进行除湿处理.实验室技术人员还要加强细节部位的维护和保养,例如仪器面板旋钮的松动问题、机内螺丝的松脱现象等,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从而保障实验的正常进行.科研仪器设备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如果发生较小故障,实验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维修尝试与实践经验,对其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从而使得仪器设备能够迅速投入后续的穿心实验活动中.此外,实验技术人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时定期的大型检修工作,保障一些精细的零件能够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仪器设备的应用效率,为创新实验教学学活动奠定坚实硬件基础.

 

  6.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中综合素质的培养

  实验技术人员是开展创新实验,加强科研仪器设备应用的关键因素.高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加强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从而为科研仪器设备的开发和维护工作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在创新实验教学活动中,需要广泛吸收熟悉实验教学工作、实验技术娴熟、责任心较强、学历层次较高的年轻实验技术人员,从而建立一支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完善的实验室人才队伍.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外派进修、自我提高、服务科研等措施,让实验技术人员充分掌握相关科研项目和实验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投身于学生的创新实验教学活动中.实验室技术人员与科研教师、设备管理人员要加强日常的沟通,相互协调科研仪器设备的应用过程的教学,从而更好地实现科研仪器设备的应用价值.

 

  7.结束语

  总而言之,创新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科研仪器设备的功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对此,各大高校可以完善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机制,以科研模式进行创新实验,实现实验室的开放化管理,加强科研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加强保养与维修,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教学平台,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