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不仅是评价企业生产水平高低、产品质量优劣、企业运营是否规范的重要技术手段,还是帮助企业提升技术创新与管理能力,增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推手。但当前国内检验检测行业严重存在着散、乱、弱、小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制约着我国向‘质量强国’的迈进。
我国质量检验检测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的检验检测行业,主要由国有机构、民营机构和外资机构三部分组成。从国有机构来看,不但拥有政府背景,资金雄厚、装备先进,而且,服务项目齐全、服务项目范围广。正是有着如此背景,国有机构始终承担着政府强制性、垄断性的质量检验检测任务。
而民营机构,由于不受体制的制约,经营模式灵活,决策效率高,尤其是有着全国营销网布局扩张快、价格低、服务效率高优势。但与国有机构、外资机构相比,整体技术落於下风、抗风险能力相对会弱一点,很少企业能做强做大,因此很多第三方检测机构都是服务于中小企业。相反,近年来,外资检测机构凭借经验丰富、专业性强、涉及领域较宽、公信力高,抢占了我国大部分出口业务的检验检测市场。
从检验检测市场规模来说,我国已经算得上是“世界大国”。特别近年来,由于检验检测准入“门槛”下降,民营检验检测机构保持高速发展,连续几年数量增长超过30%,成为推动检验检测市场发展的新生力量。目前,我国拥有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约3.3万家,认证机构300多家。2017年,检验检测业务量已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
尽管我国检验检测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检验检测业务量快速增长,在食品、新材料等行业检验检测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还不是“世界强国”。目前,这个行业存在着很多突出的问题,一是缺乏具有全球品牌和国家级旗舰队伍,二是分散在不同的领域,严重呈现散、弱、小问题。其中,在食品行业上,我国检验检测机构业务量超过一亿元的不到20家。
国内检验检测市场发展建议
据业内相关人士透露,别看国内检验检测机构遍地开花,但真正有实力的其实并不多。可以说,有不少检验检测机构基本上没有什么收入。有的企业为了生存下去,与生产企业采取“黑箱操作”,明明产品没有达标,还出具检验检测或论证证书,严重扰乱市场,产生恶性竞争,坑害消费者。
检验检测非同小可,事关人民生命安全,事关产业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检验检测市场“病得不轻”,该怎样"医治"?其实,这要从国家层面加大监督管理,提高检验检测准入“门槛”;要建立对机构的评价退出机制,从源头上消除“卖证”现象;要发挥市场手段,推进整合融合;要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注重技术创新,研究检验检测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全面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就我国当前检验检测发展现状来说,必须加快打造一支有战斗力、高效专业的国际化检测队伍。这是机构转型、投入市场竞争最基本、最内在的需求。